被討厭的勇氣。閱讀心得 | 用新的成長方式,面對未來能更加自在

現代人生活壓力很大,社群到處都可以看到很多分享文,生活中難免會有些不順遂,不論是什麼分享內容,總是會在意別人的眼光,如何能不被這多變的社會所影響,內心的強大意念顯得更加重要。
為什麼要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
最近因為線上分享會,讓我把「被討厭的勇氣」這本書重新拿出來看過,書中以淺顯易懂的對話方式,結合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,幫助大家克服內心的恐懼,解答問題。
書中提到很多重要論點,我把它條列下來,提醒自己將這些觀念應用在生活中,用新的成長方式,經營自媒體的路上能更加自由自在,不受別人影響,也與你分享。

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分享
決定論 vs. 目的論
決定論:過去的經歷決定了現在,因此你會被困住沒有辦法改變現狀。
目的論:現在的選擇決定了未來,不會因為過去的經歷困住當下。
人都是要往前看,不要因為過去而絆住你的未來。
試問自己,會選擇那一個呢?
Just do it!
多年後的你,一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。
生活形態的選擇
性格與氣質並非天生:人的性格和氣質是由生活形態所塑造的。
改變的可能性:既然生活形態是自己選擇的,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。
如果生活形態不是天生,那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,你之所以無法改變,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。
換言之,只要你找到為什麼想做這件事,就有改變的可能。
改變的阻礙
害怕未知:擔心改變會帶來不確定性。
缺乏勇氣: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選擇新的生活形態。
大家害怕改變,是因為不確定改變之後會為你帶來什麼不同的生活形態,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新的生活形態,也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,只要你一直活在:如果可以怎麼樣的話,那就不可能改變。
不要為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
害怕被拒絕:生活中常因為害怕表現出真實的自己,會被他人拒絕或討厭。
追求認同:以為只有獲得到他人的認同,自己才有價值。
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,往往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,努力去滿足別人的期望,當我們不斷地迎合他人,就會漸漸迷失自己,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
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,不需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委屈自己,而是應該勇敢地做自己。當我們不再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,我們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,找到核心價值,找回你遺失許久的自信。
當下的力量
過去不影響未來:過去的經歷並不會決定未來。
選擇的自由: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。
總結
無論你的人生之前發生過什麼事?
對你將來要過怎樣的日子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重點是,你的未來取決於你現在的決定、你做的事。
過去的經歷並不是決定未來的唯一因素。
我們擁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,而改變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擺脫過去,不論是選擇新的生活形態或是想了很久一直都沒去做的事。
現在,就勇敢開始吧!
記錄閱讀心得,勉勵自己,也與大家分享。
┄┄┄◌◍◌◍◌◍◌┄┄┄